首页 > 威海频道 > 健康 > 正文

中医传统疗法有话说:失眠,我生活中不可承受之痛!

2020-06-04 20:04:00 来源:鲁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鲁网6月4日讯 随着社会的生活和工作压力越来越大,许多人都不同程度的患上了失眠症或者是存在不同程度的入睡困难等情况。中国睡眠研究会2016年公布的睡眠调查结果显示,中国成年人失眠发生率高达38.2%,超过3亿中国人有睡眠障碍,且这个数据仍在逐年攀升中。根据临床经验来看失眠主要会导致睡眠过程的障碍,入睡困难;日间认知功能障碍,记忆功能下降、注意功能下降、计划功能下降从而导致白天困倦,工作能力下降,在停止工作时容易出现日间嗜睡现象;同时也可能伴有大脑边缘系统及其周围的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如心血管系统表现为胸闷、心悸、血压不稳定;消化系统则可能表现为便秘或腹泻、胃部闷胀;而且长期的失眠还可能导致男性容易出现阳萎,女性常出现性功能减低等表现,另外若是长期失眠,亦可能诱发多种心理疾病如抑郁症等。 

  对于失眠中西医在治疗方式上有所不同,西医往往是讲求药物治疗,多半是服用一些药物来解决失眠的症状,见效快,但是大多是治标不治本,而中医在治疗失眠方面往往是讲求以中医各类治疗方法为主,辅以自己机体调节从而达到标本兼治的最终目的,从近些年临床治疗的情况反馈来看,中医方法治疗失眠等这一类症状,是有非常不错的收效。 

  “失眠”中医学上称“不寐”是以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的一类疾病。主要有3类临床表现,一是入睡困难;二是寐而不酣,时寐时醒;三是醒后不能再寐,甚者彻夜难眠。 

  荣成市中医院治未病科中医学硕士祝礼芸医生认为,不寐的病位在“心”,与肝脾肾密切相关。可由饮食不节、情志不遂、思虑劳倦、年老体衰等所引发。主要的病理变化是“阳盛阴衰,阴阳失交”。病机分为虚、实两类,实为肝郁化火、痰热内扰导致“阳盛而不能入阴”;虚为心脾两虚、心胆虚怯、心肾不交导致“神失所养,阴不纳阳”而发。“不寐”在中医上可分为肝火扰心、痰热扰心、心脾两虚、心胆气虚、心肾不交五种证型。 

  而且祝礼芸认为当下社会,已经不仅仅是成年人与老年人是主要患病群体,相当一部分未成年人以及青少年学生,由于课业以及学习压力增大,睡眠时间不足,已经成为失眠患者的又一主力患者人群, 针对这一情况荣成市中医院治未病科组成专业攻关团队,开设失眠门诊,依托传统疗法通过中药、针刺、温针灸、雷火灸、督灸、耳穴压豆等综合方法进行治疗,尤其是祝礼芸医生近年来,与团队医生着力研究失眠病症成因,总结出一套独有的“专病专治,跟踪治疗”的综合治疗失眠的方法,其根据每位病人的病情、病症,以针刺及中药为治疗基础,针对每位病人的病情成因及轻重程度设计专属治疗方案,近些年临床施治效果十分显著,许多烟威地区常年饱受失眠困扰的患者朋友慕名而来,受到社会百姓与患者朋友的极高的信赖与好评。 (通讯员 王金玲 姜斐)

责任编辑:刘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