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改数转”赋能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
鲁网8月19日讯 近年来,威海市文登区聚焦企业“智改数转”技能人才培训,持续完善技能人才发展体制机制,着力健全政策体系,创新培养制度,推进评价改革,强化竞赛引领,大力培育高技能人才队伍,为人才发展减负担,为产业升级增活力。
(一)以制度设计为突破口,营造爱才养才用才的良好氛围。进一步完善智能化改造技能人才政策,建立科学的选人用人机制,加大人才培养力度。通过威海市首席技师、威海有突出贡献技师、威海市技术能手等称号评选以及深入企业走访等多种形式发掘优秀智能化改造技能人才,将技能水平领先、为企业智能化改造有贡献的人才纳入优先培养对象行列,积极推荐其参加各项培训、技能竞赛项目、技术革新成果和专利研发团队以及人才项目评选。
(二)以人才培训为抓手,提升“智改数转”人才队伍规模质量。按照“实用人才优先培养、产业人才重点培养、智能化改造稀缺人才抓紧培养、各类人才分层培养”的工作思路,加大技能人才培训力度。建立相关部门协同推进智能化改造人才的培训机制,按照“企业需要什么就培训什么”的原则,结合企业新型制学徒制培训和金蓝领培训计划,科学设计培训项目,确保与企业需求深度融合。充分利用“互联网+”模式,以提高职工培训便利度为目标,完善“威海职业培训网络平台”建设,鼓励和支持企业职工随时随地利用业务时间、碎片化时间参加线上理论学习,解决工学矛盾突出问题。
(三)以政企协同为主线,形成“上下联动、以企为主”的人才培养机制。按照“谁用人、谁评价、谁发证、谁负责”原则,通过企业评价机制,将申请自主评价职业工种和技能等级全面放开,支持企业充分发挥智能化改造技能人才培养、评价的主体作用,结合企业发展定位和产业发展实际,形成科学化、社会化、多元化的技能人才评价机制。激励企业主动承担起智能化改造技能人才培养的企业责任,增加智能化改造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投入,指导企业创建智能化改造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平台。
(四)以创新模式为延伸,拓宽技能人才成长成才渠道。积极探索“名师带高徒”新模式,出台政策文件规定给予带徒专家一次性资金奖励,充分发挥高层次人才的辐射、示范和带动作用,鼓励专家培养技能人才特别是制造业智能化改造的技能人才。此外,定期开展职工职业技能竞赛活动,设立无人机技术与应用等智改数转项目,并选拔各职业(工种)优秀选手参与威海市级及以上职业技能竞赛,通过以赛促训、以赛促练,营造全社会崇尚技能、鼓励创造的良好氛围。(通讯员 王雯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