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文化服务,威海拿下六个全省第一!

2020-12-29 18:31:00 来源:鲁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鲁网12月29日讯 12月28日下午,威海市新闻办举行“‘十三五’成就巡礼”第九场新闻发布会,威海市文化和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隋建波,威海市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长张美丽,威海市文化和旅游局四级调研员冷大伟介绍了“十三五”时期文化和旅游发展有关情况。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走在全国前列

  高质量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将精致理念贯穿于公共文化服务建设全过程,聚焦群众需求、完善设施布局、提升服务效能,做到了六个全省第一:人均文化事业费第一,万人拥有公共文化设施面积第一,文化站设施平均面积第一,城市书房数量第一,山东省第一个牵头制定公共文化类省级地方标准城市,群众文化生活满意度连续两年全省第一。四级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全面覆盖,威海市群众艺术馆、威海市图书馆新馆于2018年底正式投入使用,全部达到国家一级馆标准,设施和功能全国领先。威海市群众艺术馆、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威海大剧院通过ISO9001质量标准体系认证。各区市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四馆齐全,图书馆、文化馆两馆全部达到国家二级以上标准。建成文化馆、图书馆总分馆制基层服务点300个,将优质文化资源向基层延伸。建成城市书房41处,打造城市15分钟阅读圈。全市72个镇街全部建成高标准的综合文化站,其中65个达到国家一级站水平,占比90%。建成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2748个,在全省率先实现行政村(社区)全覆盖。建成农家书屋1233个,形成覆盖乡村的图书网络体系。市民参与度高的“幸福威海”等文化活动年均演出1700余场,市民担任主角连续举办47年的“5·23歌咏会”升级为威海国际合唱节。“‘精致城市 幸福威海’广场文化活动”已连续举办了十一年。创新“省、市、县三级联合购买文化惠民演出”新机制,推动了优质文化艺术产品供给,提高了财政资金使用效率。由中国美术家协会漫画、连环画、动漫、少儿美术四大艺委会共同发起的全国规模最大、层次最高的绘本主题展—2020中国绘本展(威海展),展出了本年度国内高水平绘本原作400余幅,绘本图书400部,逐步将威海打造成中国原创绘本的创意、写生、研发基地,成为“书香威海”新名片。 

  精品艺术创作成果丰硕
  创作了现代京剧《郭永怀》《扶贫道》《星定情缘》、音乐情景剧《齐鲁时代楷模——殷树山》、纪实舞台剧《百姓书记——谭新华》、大型跨界融合舞台剧《寻梦威海》,创排舞台剧《李龙传奇》,歌剧《彭润芝》。舞剧《乳娘》在国家大剧院公演,现代京剧《郭永怀》在山东大剧院公演。影视精品不断涌现,先后摄制了《承诺》《像章王传奇》《大洋深处鱿钓人》《咱村的女消防官》《小官大道》《塞上暖阳》等影片。其中,《承诺》获第21届世界企业论坛“阿尔忒弥斯女神奖”,《像章王传奇》获2018年新西兰亚太电影节最佳纪录片奖,《大洋深处鱿钓人》获金鸡奖最佳纪录/科教片提名。油画《胶东民俗》入选2016年国家艺术基金青年艺术创作人才资助项目。大型油画项目《红色赞歌-新时代的石油人》入选中国文联2020年青年文艺创作扶持计划资助项目。华夏文旅集团原创的《驼铃传奇》获得美国“TEA”大奖。
  深挖城市内涵突显威海独有特色

  创新思路,通过策划活动,引导全民共同参与挖掘城市特色文化资源,促进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先后开展了威海城市品牌广告语征集、“威海籍”作家作品征集、威海博物馆资源征集、“威海十大名山、名岛、名湾、浴场、名村和名树”“六维看威海·文旅Top10评选”征集、“威字号·三名三特”征集等八大征集活动,其中,威海城市品牌广告语活动参与网络投票577.5万人次;六维看威海评选累计曝光1197.7万人次;39家商家、101道美食荣获“三名三特”称号;收到了来自6个国家、77个城市,为城市礼物(威海)文创商品设计的1644件(547组)作品,对扩大城市国际知名度起到了很好的宣传效果。今年,文化传承保护工作取得历史性突破。威海市博物馆、荣成博物馆被评定为国家二级博物馆;威海毛泽东像章博物馆作为非国有博物馆,在全市第一个被评定为国家三级博物馆。全国首个一战华工纪念馆对外开放,已成为知名的网红打卡地。编制了《威海市特色博物展馆名录》,重点推进的威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精品展示馆等20处博物展馆已对外开放;全市共有各级文物保护单位202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69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42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87处。完成定远舰遗址第二期水下考古调查工作,发掘文物1700余件,为甲午海战史、近代海军史和舰船史等研究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制定出台了《威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办法》,今年,我市9个项目入选第五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创历史之最。全市共有国家级非遗项目2项,省级非遗项目37项,市级非遗项目114项。拥有国家级传统村落17个,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4个,省级以上旅游特色村73个,其中全国乡村旅游示范村5个,数量居全省第二。 

  文旅产业发展取得突破性成效

  出台了《威海市全域旅游发展规划》等重要文件做好顶层设计,文旅产业各项指标实现大幅增长。2019年,文化产业增加值达到129.4亿元,占GDP比重由2016年的4.09%提高到2019年的4.37%。游客接待人数大幅提升,由2016年接待3861.46万人次,上升到2019年接待5151.6万人次,旅游消费总额相当于全市GDP比重由2016年的16.17%提高到2019年的23.37%。威海市入境游市场接待人数位于全省前三名,也是全省唯一开通俄罗斯入境旅游包机的地市。文旅大项目储备充足。围绕“一条主线、十大板块”,统筹推进228个特色街区、特色小镇、自驾露营地、特色民宿、高品质酒店等旅游新业态项目建设;深圳宝能集团一期总投资355亿元的中国威海·逍遥海旅游度假项目、上海复星集团投资16亿元的ClubMed国际旅游度假村项目成功落户威海。投资35亿元的希尔顿酒店、投资256亿的虎头角海洋艺术小镇已开工建设;华夏集团投资43.5亿元,规划建设民俗特色街区、主题酒店、室内大型实景演艺剧场,打造我市特色演艺市场新的引爆点。那香海景区投资180亿元,规划建设探险世界、温德姆花园酒店、康养文化街区等项目,争创5A级景区。韩乐坊、欧乐坊、十二属相街、海螺湾休闲驿站、蓝海御华酒店、香海豪生酒店、威高海洋馆等一批高品质度假项目正式运营。第四届中国文旅产业年会在我市举办。连续四年举办了文化和旅游消费惠民季活动,激发消费活力。文旅供给载体高品质提升。12月17日,国家文化和旅游部“推进全域旅游、大众旅游发展”培训班在我市举办,荣成市获评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环翠区获评山东省全域旅游示范区。A级景区数量创历史新高,全市达到50家,其中5A级景区2家,数量居全省第一。拥有星级饭店44家,其中五星级饭店3家。拥有旅行社154家,其中A级旅行社59家。拥有省级旅游度假区5处。拥有国家版权示范单位2家,省级版权示范单位11家。拥有印刷企业345家,实体书店317家。拥有广播电视播出机构5家,影城34家,3D银幕195个,座位数达2万余个。 

  创意策划千里山海自驾旅游公路

  高标准创意策划《千里山海自驾旅游公路》,这条由西部环山路和东部环海路组成的1001公里自驾路,串联起了全市90%的核心度假旅游资源,按照“一年启动整合运营、两年完成驿站建设、三年形成自驾品牌”的工作步骤,通过策划精准营销“六个一”工程,打响“驾游四季 畅享山海”威海自驾游品牌,将这条路打造成自驾旅游“网红路”,开启威海全域旅游发展新征程。今年,为自驾路宣传预热,先后开展了“好客山东·精致威海——千里海岸自驾旅游季”活动,持续推出威海寻鲜游、威海千里海岸房车露营游、威海首届千里海岸重机摩旅节等系列主题活动,通过品牌活动的有效支撑,引爆十一黄金周自驾游市场,来威自驾游占比达到80%以上,成为全国假日旅游市场的热点事件。11月7日,全省冬游齐鲁和自驾游工作现场推进会在我市召开,全国20强自驾车俱乐部总部基地落户威海。 

  城市精准营销实现新突破
  打造免费文旅大餐提振消费热度。在“冬游齐鲁·好客山东惠民季启动仪式”上,我市在全省第一家重磅推出冬季A级景区(温泉景区除外)面向国内外游客门票全免的惠民新举措,政策实施半个月以来(12月1日-15日),刘公岛景区接待游客数量同比增长了240.70%;华夏城景区增长了359.62%;成山头景区增长了738.52%;赤山景区增长了882.24%,有效拉动淡季旅游市场。以“爱在威海”为主题,策划了全新的、独具威海IP的“春游—初见、夏游—热恋、秋游—相知、冬游—表白”四季文旅产品构筑旅游目的地品牌体系。其中,“37.5°表白圣地 情暖威海”冬季文旅产品营销获中国文旅风尚榜优秀文旅营销案例,并以第一名获全省“最佳创意”优秀案例;“蓝色热恋 激情威海”夏游品牌产品入选2020“好客山东游品荟”营销典型案例,被纳入全省文旅营销案例教学,在全省进行经验推广。

  策划现象级事件营销。市政府杨丽副市长参加《中国推介》栏目进行“好客中国·精致威海”中、英、俄三语推介,这是我市首次通过国家外宣平台、首次由市领导出境推介的威海文旅产品,浏览量突破8000万次,带动威海成为“网红城市”。此外,还在央视《朝闻天下》推出全年双月双日威海10秒宣传片。在北京地铁天安门站开设“辉煌的中国·威海市文化旅游大道”精彩展示四季威海品牌文旅产品,擦亮“精致城市 幸福威海”新名片。近两年,持续开展了中国(威海)国际海鲜美食节活动,拉动夜间消费水平,打响了 “中国海鲜·享威海”美食品牌和“到威海吃海鲜”的城市名片。 

  创新性公共文化服务项目 

  实施公益创投,探索公共文化多元化服务供给侧改革新模式。将创投这一理念引入公共文化服务领域,在全国创新开展公共文化“公益创投”试点,政府搭建平台,扶持引导社会组织,深入基层开展公共文化服务,精准对接群众文化需求,提升服务效能。两年中通过政府引导资金开展服务项目41个,服务群众6.1万人次。《人民日报》《中国文化报》等媒体及文化和旅游部地方交流专刊进行了专题报道。省文化和旅游厅王磊厅长进行了批示,在全省推广威海经验。引入时间银行,建立起文化志愿服务与诚信建设融合的新机制。结合社会诚信体系建设,创新开设了“文化志愿服务时间银行”项目,记录文化志愿者服务时间,储入各自的“文化志愿服务时间银行”账户,并按照服务时长获得信用积分和信用评级,信用积分和信用评级可换取文创产品奖励。项目实施以来,全市文化志愿团队达到4000余支,文化志愿者达到4.8万余名,每年深入农村的文化志愿服务活动逾3万场次。今年威海在全国261个地级市综合信用指数排名中位列第一,荣成市成为全国10个新时代文明实践先行试验区之一。

  科学规范,打造全流程公共文化服务标准体系。引入标准化理念和管理手段,建立科学规范的标准体系,提升公共文化服务质量和水平。威海市公共文化标准体系共形成基础通用服务标准34项,服务保障标准96项,服务提供标准98项,共计228项标准。威海市群众艺术馆、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持续通过ISO9001质量标准体系认证。今年还牵头制定了《村(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服务规范》《公共文化(群众艺术)馆服务规范》《公共博物馆服务规范》《公共美术馆服务规范》四项山东省地方标准,我市成为全省首个制定公共文化领域省级地方标准的城市。《威海市城市书房建设规范》《威海市城市书房服务规范》今年正式公布为市级地方标准。 

  海鲜品牌培育 

  助力打响“走遍四海 鲜在威海”海鲜品牌。为充分展示我市海洋产业优势,策划以“中国海鲜·享威海”为主题,连续举办了两届中国(威海)国际海鲜美食节活动,包括山东(威海)精品旅游高峰论坛、威海市精品旅游座谈会,半月湾国际沙滩音乐节、威海·青岛啤酒海鲜美食嘉年华等20余场参与性、体验性强的系列活动,助力威海海洋资源的品牌化和国际化提升,拉动了夜间经济消费水平,打响“到威海吃海鲜”城市名片。明年,将在刘公岛码头广场设置中国(威海)国际海鲜美食节永久会址,持续举办美食活动。塑造“威字号”特色餐饮品牌。2020年,从“寻美食 品健康 嗨特色 享文化”四大维度,开展了“精致城市 寻味威海”2020年“威字号”威海餐饮名店、名菜、名点,威海餐饮特色店、特色菜、特色小吃美食评选活动,共有39家商家、101道美食荣获“三名三特”称号,制作了50个短视频在多个平台进行展示;在报纸、电视推出“有一种味道叫‘威字号’专栏”、 “威字号”老味道系列专题片等,让更多的游客和市民全方位了解威海的餐饮特色及美食文化。

  打造“双减双升”特色节约型餐饮活动品牌。2021年,将在全市旅游饭店业开展“双减双升”行动,围绕减少宴会菜品数量、减少菜品份量,提升菜品质量、提升餐饮服务质量四个方面,践行餐饮节约。活动期间,通过制定行动指南20条、组织现场观摩、推出“半价菜”、“小份菜”节约示范菜单、开展“节约之星”评先选树以及开展节约有礼等系列主题活动,引导消费者和经营者树立餐饮节约的消费习惯和经营模式,打造威海特色节约型餐饮活动品牌。 (本网记者综合威海发布)

责任编辑:刘金